【养护】新植大树的养护原理与方法


新植大树的养护原理与方法
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 , 大树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中 , 特别是重点工程 , 往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绿化美化的效果 , 这就需要种植一定数量的大树 。 大树移植需要投入较多人力、机械设备和资金 , 同时 , 大树的再生能力较幼青年树明显减弱 , 难以成活 。 因此 , 新植大树的养护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。

新植大树的养护管理应重点抓好以下两大方面的工作:

一、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大树 , 特别是未经移植或断根处理的大树 , 在移植过程中 , 根系会受到较大的损伤 , 吸水能力大大降低 。 树体常常因供水不足 , 水分代谢失去平衡而枯萎 , 甚至死亡 。 因此 , 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是新植大树养护管理、提高移植成活率的关键 。 为此 , 我们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:

(一)地上部分保湿:

1.包干:用草绳、蒲包、苔藓等材料严密包裹树干和比较粗壮的分枝 。 上述包扎物具有一定的保湿性和保温性 。 经包干处理后 , 一可避免强光直射和干风吹袭 , 减少树干、树枝的水分蒸发;二可贮存一定量的水分 , 使枝干经常保持湿润;三可调节枝干温度 , 减少高温和低温对枝干的伤害 , 效果较好 。 目前 , 有些地方采用塑料薄膜包干 , 此法在树体休眠阶段效果是好的 , 但在树体萌芽前应及时撤换 。 因为 , 塑料薄膜透气性能差 , 不利于被包裹枝干的呼吸作用 , 尤其是高温季节 , 内部热量难以及时散发会引起高温 , 灼伤枝干、嫩芽或隐芽 , 对树体造成伤害 。

2.喷水:树体地上部分(特别是叶面)因蒸腾作用而易失水 , 必须及时喷水保湿 。 喷水要求细而均匀 , 喷及地上各个部位和周围空间 , 为树体提供湿润的小气候环境 。 可采用高压水枪喷雾 , 或将供水管安装在树冠上方 , 根据树冠大小安装一个或若干个细孔喷头进行喷雾 , 效果较好 , 但较费工费料 。 有人采取“吊盐水”的方法 , 即在树枝上挂上若干个装满清水的盐水瓶 , 运用吊盐水的原理 , 让瓶内的水慢慢滴在树体上 , 并定期加水 , 既省工又节省投资 。 但喷水不够均匀 , 水量较难控制 。 一般用于去冠移植的树体 , 在抽枝发叶后 , 仍需喷水保湿 。

3.遮荫:大树移植初期或高温干燥季节 , 要搭制荫棚遮荫 , 以降低棚内温度 , 减少树体的水分蒸发 。 在成行、成片种植 , 密度较大的区域 , 宜搭制大棚 , 省材又方便管理 , 孤植树宜按株搭制 。 要求全冠遮荫 , 荫棚上方及四周与树冠保持50厘米左右距离 , 以保证棚内有一定的空气流动空间 , 防止树冠日灼危害 。 遮荫度为70%左右 , 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 , 以保证树体光合作用的进行 。 以后视树木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 , 逐步去掉遮荫物 。

(二)促发新根:

1.控水:新移植大树 , 根系吸水功能减弱 , 对土壤水分需求量较小 。 因此 , 只要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即可 。 土壤含水量过大 , 反而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能 , 抑制根系的呼吸 , 对发根不利 , 严重的会导致烂根死亡 。 为此 , 一方面 , 我们要严格控制土壤浇水量 。 移植时第一次浇透水 , 以后应视天气情况、土壤质地 , 检查分析 , 谨慎浇水 。 同时要慎防喷水时过多水滴进入根系区域 。 第二方面 , 要防止树池积水 。 种植时留下的浇水穴 , 在第一次浇透水后即应填平或略高于周围地面 , 以防下雨或浇水时积水 。 同时 , 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处 , 要开排水沟 , 保证雨天能及时排水 。 第三方面 , 要保持适宜的地下水位高度(一般要求-1.5米以下) 。 在地下水位较高处 , 要做网沟排水 , 汛期水位上涨时 , 可以在根系外围挖深井 , 用水泵将地下水排至场外 , 严防淹根 。

推荐阅读